第七十五章:“重型狙击”(二)
2049年11月22日15时30分,在“卡尔臼炮”有力的支援下,德军A集团军担任左翼主攻的“凯西特遣群”准备发动最后的冲击。其第一梯队左翼之第3机甲战士营,在河谷方向连续越过“熊”线、“隼”线,终于抵达最后冲击出发线——“狮”线。而凯西上校亲自指挥的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则正在跨过新“鹰”线,正向最后冲击出发线——“鼠”线迈进。只不过,凯西上校并不在进攻队形中,仍然在接受战场抢修队的紧急抢修。
在机步第187师指挥中心的全3D沙盘跟前,谢科长正在给师首长介绍实时敌情:
“熊”线是“凯西特遣群”第一梯队的“C-0”线——冲击零点线,距离松山要塞东临岭约15公里,就在白正帆的“孤傲的特种兵”所在的9号地区和龙少新的炮兵侦察(指挥)排所在的4号地域之间的河谷;新“鹰”线和“隼”线分别是第7和第3营的冲击调整线,其中“隼”线距离东临岭不到10公里;“鼠”线和“狮”线则分别是第7和第3营的最后冲击出发线,“鼠”线距离东临岭5公里,“狮”线距离东临岭不足4公里。
“师长、政委、参谋长,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这,大约就是东临岭当面进攻之敌的进攻路线图。”谢科长讲完上述话,就看着参谋长汪勇,他是按照汪勇的要求,迅速把实时综合情况如此报告的。
“你的打法可行度怎样?”师长杨矛再一次发问,他实在不敢相信这个绰号“斜佬”的家伙。虽然在打牌当对家时,谢科长经常以“邪”制胜,但打仗这事,出奇,就一定能制胜吗?思索片刻,他这样追问,然后看了一眼参谋长汪勇。
汪勇显然明白师长的意味,手托着下巴,盯了会儿沙盘,还是没有轻易点头。这让谢科长有些失望,脸上失落的表情让汪勇能够感觉到。潘玉强在旁边来回走动,嘴在轻轻嘟囔,也不知道在咕隆些啥。谢科长一把拉了一下潘玉强的胳膊,大声说:“潘科长,你能不能停下来。帮我说说话啊?”
“我说什么,你让我说什么?谁见过你这样的打法?有据可查吗?外军打过吗?人家是掏老鼠打法,咱们是什么?你这简直是过家家。”
“行了,行了,你们消停一下。我来说说。”汪勇看到这两位主要科长在争吵,终于发话了。
“从德军的进攻阵势来看,我们以往的打法不能说全部失效,至少大部分看来是用不上了。我们确实小看了德军进攻的严谨性和应变性。那个重炮阵地对我炮兵群的威胁太大了。我在想,我们能不能给先把这个重炮阵地搞掉?谢科长的打法不能没有道理,但问题是,我们在器材和人员训练上准备得严重不足,怎么打?用烧火棍吗?”汪勇说这话时,扫了一眼政委,有些责备的意味。毕竟,政委和谢科长说定了,要么升为旅长,要么降级成副连。这让他这个当参谋长的无话可说了。
谢科长盯着汪勇,用一只手上的激光笔敲击着另一只手掌,满脸的失落和难受,前面的得意忘形一扫而空。
杨矛看着大家,又看了一下指挥大厅,说了句,“算了,不争了,咱们死马当活马医吧。我的决心就是,能多坚守一分钟就是一分钟,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政委听到师长的话,脸上微微露出了些许笑容。
就在他们在为谢科长的打法争论时,在松山要塞东临岭后方偏东方向80公里的森林一处,崔战鼓正在给刚赶过来的另一位空陆侦察连连长交待任务。
“游连长(书友:‘九幽之尊’扮演),咱们啥也不说了,根据上级的指示,你可归我指挥啊。”
“那当然了。我就是奉命前来接受你的指挥的。你指到哪里,我就打到那里。呵呵。”说话的是一位上尉,面相虽然显得温和,但透着一股阴阴的杀气,一看就是搞侦察的出身。这,就是特战旅远程特种侦察2连连长游九尊。此时,他刚**未定,毕竟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而且要隐蔽前出,路上让他小心翼翼的不敢马虎。
“老游,你姓游,那么,就发挥游击队的特长吧。你主要负责这里,对,这里。”崔战鼓指着车载全3D沙盘中那个点说着,然后用一拨拉,立即,高大宝显示的视频图像位置就出来了。游九尊一看,噢,怎么敌人有这么粗口径的炮阵地。这令他忍不住也用手拨拉了一下。但拨拉处并未显示出更多的信息。
其实,此时潜伏在那个点上的高大宝一动不敢动,他在等待另一辆空侦战车的到来。
就在他静静潜伏时,郝军直接接到军情报中心主任钟军师的命令,刚把自己的座车开到松山要塞的东南侧。此时,他的车长正在对着侧方的敌机甲战士队形摄像着。郝军拍了拍躺在车底甲板上的“人”形机器人,心里想,“妈的,这个关键点上,让我回部队。这是谁下的破命令?”
“这当然是我下的命令了。”说话的是钟军师。此时,他和侯大勇正进那间空陆第12军特种作战指挥与控制中心。当侯大勇想着郝军问起来时,他是这样回答这位旅长的话头的。老远,李英帆听到他的说话声,急急地问:“你们还磨磨蹭蹭的,干啥呢?”看到军长,这二人做了一个怕怕的表情,然后就赶紧进门去了。一个大屏幕上,正在显示着即将对德军那个重炮阵地的破袭战打法示意图,还显得有些粗糙,但正在成形。几名参谋在那儿对着最新敌情标注着。
刚才,在通过“鼠”线时,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的营长哈德尔中校亲自操着“手炮”发射了一枚313毫米的炮弹,测试了一下东临岭上的岩石坚硬情况,然后对着他的2号操纵员和3号操纵员大声说:“等第3营冲击开始,我们推迟3分钟冲锋。”此时,他的左侧,排列2台40余米高的巨型机甲战士,右侧,也排列着2台同样的巨型机甲。不过,他这个排,只是营部机甲指挥排。前方两侧,有2个机甲战士连,同样是40余米高的巨型机甲。他的身后,有1个机甲战士连。虽然在经历了双方惨烈的大炮战后,他损失了几台巨型机甲,其中包括凯西上校的特别巨型机甲,但,此时全营还拥有40台巨型机甲。
“士兵们,让中国人见识我们德国高端军事科技,领略最新机甲战士威力的时刻即将来临。为了德意志,前进!”哈德尔看到东临岭高大的山峰,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命令。
他的左翼,第3机甲战士营虽然损失较大,但也保留着30多台巨型机甲,不过,这些巨型机甲30余米高,比他的要低10上下。这让他颇感骄傲。于是,就呼叫第3营营长卡门中校。
“卡门中校,要不要我们换一下主攻角色?我看你那边损失较大。”
“哈德尔先生,谢谢您的好意。为了我们德国,我们会奋战到最后一人的。我这边能够完成任务,届时请您喝酒。”卡门的回答不温不火,这让哈德尔心中有些恼怒,但嘴上却说:“卡门中校,一旦你攻击开始,我推迟3分钟冲锋。”
两人正说着,哈德尔的3号操纵员报告:“中校,发现目标。”
哈德尔立即挂断通话视频,马上看到前方飞来几枚粗大的炮弹,炮弹一爆炸,立即变成一批小降落伞。他哈哈大笑,说:“中国军队的反装甲子母弹,全体小心。”
他的话刚落,他的2号操纵员立即急忙操纵着武器,对着那批降落伞一通突突。
不过,这不是突突的声音,而是吱吱的啸叫声响。在一道又一道的激光枪的攻击下,那批小降落伞许多尚未投掷出反装甲子母弹,就在半空中被打着火了。但仍有一些撞击到他身边的巨型机甲战士身上。眩目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报告损伤情况。”哈德尔立即命令。
“我的头顶传感器受损;我的潜望镜镜孔被毁;我的一块装甲护盾被击穿;我没事;我躲开了;我……”一通报告让哈德尔马上明白,中国军队的反装甲子母弹对他的这个营基本上没作用。
“卡门中校,你的操作情况怎样?”
“先生,我有2台机甲战士严重受损,主要是行动部分。唉,前边被中国军的重炮打得狠。”哈德尔的视频器上,卡门中校的头像显得有些沮丧。这让他心里暗暗开心。哼哼,你还竟敢与我的竞争旅执行官位子。
“冲击——”凯西上校的头像突然展现在他眼前的视频器上。
第一排近50台巨型机甲战士,以弧形队形开始沿着山势,缓缓向东临岭迈进。不过,右翼的稍微矮一些,左翼的则高大一些。
李浚萁看到这一幕。他轻声对着通话器下令:
“猎人36号,准备战士,瞄准最前边的那个。对,就是你右侧的那个。”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发送着这个目标的坐标。
李向龙清楚地听到他们的对话,同步看着李浚萁的头像。而戴军长和乐政委也在盯着这位年轻的连长。三个不吭一声。另一块大屏幕上,则显示着蓝色的德军机甲战士营的实时进攻队形。
队形在稳步推进着,但速度越来越快。
一架隐形无人机临空拍摄下这段视频,迅速传回到他们的大屏幕上。
距离4.9公里,4.8公里,4.6公里,4.3公里……
砰——,一声枪响!
“猎人36号”终于打出第一枪。这个重型狙击小组此时潜伏在东临岭到白正帆所在的山腿部位的山坡上,距离第7特种机甲战士营的最右翼3.4公里。
与此同时,松山要塞炮炮兵第1连连长李力立则大声喊道:
“4号特种弹,发射!”此时他在他所在的山洞大厅里一个座椅上坐着下令。座椅上方是一排电缆。他坐的是仿真的“潜望镜”岗位。
